中药美白面膜配方_第三方检测机构-中化所检测中心

点击:49丨发布时间:2025-07-01 00:16:46丨关键词:CMA/CNAS资质,中析研究所,中药美白面膜配方_第三方检测机构-中化所检测中心

上一篇:中药补肾配方_第三方检测机构-中化所检测中心丨下一篇:中药粉末配方成分分析_第三方检测机构-中化所检测中心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成分定性定量分析:

  • 中药活性成分含量:人参皂苷≥0.5%、总黄酮≥2.0%(参照GB/T 29665)
  • 挥发油含量:薄荷醇≥0.1%、冰片≥0.05%(参照YY/T 1462)
重金属检测:
  • 铅含量:≤10mg/kg、砷含量≤2mg/kg(参照GB 7916)
  • 汞含量:≤1mg/kg、镉含量≤5mg/kg(参照GB/T 5009)
微生物限度检测:
  • 细菌总数:≤100 CFU/g、霉菌和酵母菌≤10 CFU/g(参照GB 15979)
  • 致病菌检测: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、铜绿假单胞菌阴性(参照ISO 22716)
防腐剂含量检测:
  • 苯氧乙醇含量:≤1.0%、对羟基苯甲酸酯≤0.4%(参照GB/T 29665)
  • 甲醛释放量:≤0.2%(参照QB/T 2874)
pH值测试:
  • pH范围:5.5-7.0、酸碱度偏差±0.2(参照GB/T 13531)
  • 缓冲能力:变化率≤5%(参照ISO 29621)
皮肤刺激性测试:
  • 皮肤刺激指数:≤1.0、红斑评分≤0.5(参照GB/T 16886)
  • 致敏性评价:无阳性反应、刺激阈值≥10%(参照ISO 10993)
美白功效评价:
  • 酪氨酸酶抑制率:≥30%、黑色素生成抑制率≥25%(参照QB/T 4256)
  • 抗氧化活性:DPPH清除率≥50%、ABTS值≥40%(参照GB/T 27818)
稳定性测试:
  • 加速稳定性:40℃/75%RH下3个月无变化、光照稳定性无变色(参照GB/T 29680)
  • 冻融循环:-20℃至25℃三次无分层(参照ISO 18844)
过敏原检测:
  • 常见过敏原:香精无检出、防腐剂残留≤0.01%(参照GB/T 29665)
  • 中药特异性过敏原:人参皂苷衍生物阴性、甘草酸阴性(参照YY/T 1478)
包装材料安全性:
  • 迁移测试:铅迁移量≤0.01mg/kg、塑化剂≤0.1%(参照GB 9685)
  • 密封性测试:泄漏率≤0.1%、抗压强度≥50kPa(参照GB/T 15171)

检测范围

1. 膏状面膜: 重点检测粘稠度(粘度范围1000-5000cP)及成分均匀性,确保无沉淀或分层

2. 泥状面膜: 侧重水分含量(10-30%)及涂抹性(铺展指数≥0.8),评估矿物成分稳定性

3. 贴片式面膜: 关注浸渍液成分(活性物浓度一致性)及皮肤贴合度(透气性≥50g/m²·h),检测无纺布安全性

4. 凝胶状面膜: 检测透明度(透光率≥90%)及凝胶强度(凝胶指数≥0.6),避免添加物析出

5. 乳霜状面膜: 评估乳化稳定性(离心后无油水分离)及吸收性(皮肤渗透率≥60%),侧重油脂成分检测

6. 粉末状面膜: 重点检测溶解性(溶解时间≤5min)及粒径分布(D50值10-50μm),确保无结块

7. 含人参成分面膜: 专项检测人参皂苷含量(≥0.5%)及活性物稳定性,强化抗氧化功效评价

8. 敏感肌专用面膜: 强化皮肤刺激性测试(刺激指数≤0.5)及过敏原筛查,侧重温和成分分析

9. 儿童用面膜: 严格检测安全性(重金属≤限量50%)及温和性(pH值5.5-6.5),评估无添加风险

10. 男士专用面膜: 侧重控油成分(如茶树油含量≥0.2%)及pH值(6.0-7.0),检测清爽度(挥发率≥30%)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SO 22716:2007 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微生物测试
  • ISO 11930:2019 化妆品防腐效能测试
  • ISO 10993:20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皮肤刺激试验
  • ISO 29621:2011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
  • ISO 18844:2015 化妆品稳定性测试指南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 29665-2013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
  • GB 7916-1987 化妆品卫生标准重金属检测
  • GB/T 13531-2008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pH测定
  • GB/T 16886.10-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皮肤致敏试验
  • GB/T 5009.74-2014 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测定
(方法差异说明:ISO标准采用国际通用微生物测试流程,GB标准针对中国本土病原体(如大肠杆菌)有额外筛查要求;ISO稳定性测试基于温湿度循环,GB方法增加光照老化评估;ISO皮肤刺激试验使用体外模型,GB结合动物替代试验)

检测设备

1. 高效液相色谱仪: Agilent 1260型(检测限0.001μg/mL,流速范围0.001-5mL/min)

2. 原子吸收光谱仪: PerkinElmer AA800型(检测范围0.1ppb-100ppm,精度±0.5%)

3.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 Shimadzu UV-2600型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分辨率0.1nm)

4. 微生物培养箱: Memmert IN260型(温度范围0-60℃,湿度控制10-98%RH)

5. pH计: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型(测量精度±0.01,自动温度补偿)

6. 皮肤刺激测试仪: Cutometer MPA580型(测量深度0.5mm,压力范围0-500mN)

7. 细胞培养系统: Thermo Scientific Heracell 150i型(CO2控制精度±0.1%,温度范围30-40℃)

8. 稳定性试验箱: Binder KBF720型(温湿度控制-10℃至100℃,10-98%RH,循环精度±0.5℃)

9. 过敏原检测试剂盒: R-Biopharm RIDASCREEN型(检测限0.1ppm,特异性>95%)

10. 包装密封测试仪: Labthink MFY-01型(压力范围0-0.6MPa,泄漏检测精度0.01mL/min)

11. 粒度分析仪: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型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,精度±1%)

12. 粘度计: Brookfield DV2T型(转速范围0.01-250rpm,扭矩精度±0.1%)

13. 光照老化箱: Atlas Ci4000型(光照强度1000W/m²,UV波长290-400nm)

14. 电子天平: Sartorius CPA225D型(精度0.01mg,量程0-220g)

15. 离心机: Eppendorf 5430R型(转速至15000rpm,温度控制-10℃至40℃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📝 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⏳ 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🏅 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📏 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🔬 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📞 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