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:丨发布时间:2025-06-06 20:09:23丨关键词:铸铁碳硫测试机构,铸铁碳硫测试案例,铸铁碳硫测试标准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化学成分检测:
1.灰铸铁:碳含量控制(2.5-3.8wt%)重点检测石墨形态和硫化物影响铸造收缩缺陷,确保HT200至HT350牌号力学性能达标。
2.球墨铸铁:硫含量(≤0.03wt%)核心检测球化率(≥80%)和碳当量(3.6-4.2),应用于QT400-18至QT900-2材料,评估韧性和疲劳强度。
3.可锻铸铁:碳控制范围(2.0-2.8wt%)重点检测热处理后游离碳含量(≤0.8wt%)和硫化物分布,确保KTH300-06至KTZ700-02牌号的可锻性。
4.白口铸铁:高碳含量(3.0-4.0wt%)检测硫化物形态(FeS≥90%)和硬度(HBW≥400),应用于耐磨部件,评估碳化物稳定性。
5.合金铸铁:添加元素如铬、镍时,碳硫检测(C≤3.5wt%、S≤0.1wt%)重点控制合金偏差(±0.02wt%),确保耐热和耐蚀性能。
6.蠕墨铸铁:碳当量(3.8-4.5)核心检测蠕虫状石墨比例(≥60%)和硫含量(≤0.06wt%),应用于RuT300至RuT500材料。
7.冷硬铸铁:表面碳含量梯度检测(表层C≥3.0wt%)重点评估硬度过渡区(HBW差≤50)和硫化物偏析,用于轧辊材料。
8.耐蚀铸铁:低硫要求(S≤0.05wt%)检测碳化物类型(M7C3占比)和腐蚀失重(≤2g/m²),应用于化工设备。
9.高强度铸铁:碳控制(2.8-3.5wt%)重点检测珠光体含量(≥85%)和冲击功(KV2≥15J),用于工程结构件。
10.铸造生铁:原料级碳硫检测(C≥3.0wt%、S≤0.08wt%)核心评估杂质元素(P、Mn偏差±0.01wt%),确保熔炼质量控制。
国际标准:
1.红外碳硫分析仪:LECOCS844型(检测限0.001%,精度±0.005%)
2.直读光谱仪:ARL4460型(元素范围C0.01-6.0%、S0.001-0.2%,精度±0.01%)
3.高频感应燃烧炉:ELTRACS2000型(温度范围1600℃,分析时间≤40s)
4.电子天平:METTLERTOLEDOXSE204型(量程0-220g,精度0.0001g)
5.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5982型(载荷范围0.01-100kN,应变速率0.001-500mm/min)
6.布氏硬度计:WILSON3000型(载荷10-3000kgf,分辨率0.1HBW)
7.金相显微镜:OLYMPUSBX53M型(放大倍数50-1000x,图像分辨率5μm)
8.冲击试验机:ZWICKRoellRKP450型(冲击能量0-450J,温度范围-60~200℃)
9.盐雾试验箱:Q-FOGCCT1100型(温度35±2℃,盐雾沉降率1-2ml/80cm²/h)
10.超声波探伤仪:OLYMPUSEPOCH650型(频率0.5-15MHz,缺陷分辨率0.1mm)
11.磁粉检测设备:MAGNAFLUXY6型(磁场强度≥2400A/m,灵敏度≥2mm裂纹)
12.热分析仪:NETZSCHSTA449F3型(温度范围-150~1650℃,升温速率0.01-50K/min)
13.电化学工作站:GAMRYREF600型(电位范围±10V,电流分辨率0.1pA)
14.熔体流动性测试仪:BAOSHENGBS-200型(螺旋长度测量范围0-1000mm,精度±1mm)
15.光谱校准源:HORIBACERSAFE型(标准样品稳定性±0.005%,元素覆盖C、S等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