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合金热挤压工艺模拟试验

点击:93丨发布时间:2025-06-25 14:19:59丨关键词:CMA/CNAS资质,中析研究所,铜合金热挤压工艺模拟试验

上一篇:硅胶硅氧烷低聚物分析丨下一篇:高炉煤气除尘效率测定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力学性能检测:

  • 拉伸试验:屈服强度(≥200MPa)、抗拉强度(≥350MPa)、断后伸长率(A%≥15%,参照GB/T228.1)
  • 冲击试验: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(KV2/J≥20,参照ASTME23)
  • 硬度检测:维氏硬度(HV10≥80)、布氏硬度(HBW10/3000≥85)
物理性能检测:
  • 热膨胀系数:线性膨胀率(α≤18×10⁻⁶K⁻¹)、比热容(Cp≥385J/kg·K)
  • 导热性能:热导率(κ≥120W/m·K)、电阻率(ρ≤0.02μΩ·m)
化学成分分析:
  • 元素含量:铜含量(Cu≥60wt%)、锌含量(Zn≤40wt%)、杂质偏差(±0.05wt%,参照GB/T5121)
  • 气体分析:氧含量(O≤0.01%)、氢含量(H≤0.001%)
微观结构观察:
  • 金相检验:晶粒度(G≥7级)、相分布(α相占比≥70%,参照ASTME112)
  • 缺陷检测:孔洞密度(≤5个/mm²)、夹杂物评级(ASTME45B法)
热性能检测:
  • 再结晶温度:临界温度(Tc≥450°C)、晶粒生长速率(dG/dt≤0.5μm/s)
  • 变形抗力:屈服应力(σy≥100MPa)、流动应力(σf≤250MPa)
表面质量检测:
  • 粗糙度:表面Ra值(≤1.6μm)、裂纹长度(≤0.1mm,参照ISO4287)
  • 氧化层厚度:氧化膜(δ≤10μm)、脱碳层深度(≤0.05mm)
尺寸精度检测:
  • 几何公差:直径偏差(±0.1mm)、长度公差(±0.5mm,参照GB/T1804)
  • 形变均匀性:应变分布标准差(≤0.05)、截面收缩率(Z%≥40%)
疲劳性能检测:
  • 循环寿命:疲劳极限(σf≥180MPa)、裂纹扩展速率(da/dN≤10⁻⁸m/cycle,参照ASTME647)
  • 蠕变试验:蠕变强度(σc≥150MPa/100h)、断裂时间(tf≥1000h)
环境试验:
  • 腐蚀测试:盐雾腐蚀速率(≤0.01g/m²·h)、应力腐蚀阈值(KISCC≥15MPa·√m,参照ISO9227)
  • 高温氧化:增重率(≤1mg/cm²/100h)、氧化皮厚度(≤20μm)
工艺参数优化:
  • 挤压比:压缩比(R≥10)、挤压力波动(≤5%)
  • 温度控制:梯度偏差(±5°C)、冷却速率(5-20°C/s)

检测范围

1.铜合金棒材:涵盖H62、H65等黄铜牌号,重点检测热挤压后的截面均匀性与芯部缺陷。

2.铜合金管材:如TU1、TU2无氧铜管,侧重壁厚公差控制与内表面氧化层。

3.铜合金型材:包括复杂截面异型材,检测重点为角部填充完整性与尺寸稳定性。

4.铜合金板材:适用于C5210磷青铜板,强调轧制方向性能各向同性及边部裂纹。

5.铜合金线材:如纯铜导线,检测重点在于直径一致性及拉伸后延展率。

6.黄铜合金:含铅黄铜(HPb59-1),侧重热裂敏感性与铅偏析评估。

7.青铜合金:铝青铜(QAl9-4),强调高温强度与耐磨性能退化。

8.白铜合金:如BFe10-1-1,检测重点为耐海水腐蚀性与晶界腐蚀。

9.高强铜合金:铬锆铜(CuCrZr),聚焦热挤压后时效硬化效应。

10.导电铜合金:纯铜(T2/T3),侧重电阻率稳定性与表面光洁度。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ASTME8/E8M-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
  • ISO6892-1:201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
  • ASTME23-18缺口棒冲击试验
  • ISO6507-1:2018维氏硬度试验
  • ASTME112-13晶粒度测定方法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228.1-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
  • GB/T229-2020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
  • GB/T4340.1-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
  • GB/T13298-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  • GB/T10125-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
(方法差异说明:GB/T228.1规定的应变速率范围为0.00025-0.0025s⁻¹,而ASTME8允许0.0001-0.01s⁻¹;ISO6892-1采用恒应变速率控制,而GB/T等效采用但增加高温测试条款;ASTME23冲击试样缺口角度为45°,GB/T229统一为30°;腐蚀试验中,ISO9227盐雾浓度略高于GB/T10125。)

检测设备

1.电子万能试验机:INSTRON5967型(载荷范围0.01kN–250kN,精度±0.5%,配备高温炉至1000°C)

2.冲击试验机:ZWICKRKP450型(冲击能量范围0.5J–450J,温度控制-196°C至+200°C)

3.硬度计:MITUTOYOHV-JianCe型(维氏压头载荷10gf–100kgf,读数分辨率0.1μm)

4.金相显微镜:OLYMPUSBX53M型(放大倍率50x–1000x,配备数码相机分辨率5MP)

5.直读光谱仪:ARL4460型(检测限0.0001%,元素范围Li-U,氩气纯度≥99.999%)

6.热模拟试验机:GLEEBLE3800型(温度范围室温–1500°C,变形速率0.001–100s⁻¹,真空度≤10⁻³Pa)

7.表面粗糙度仪:TESARUGOSURF90G型(测量范围Ra0.01–100μm,精度±2%)

8.三维坐标测量机:ZEISSCONTURAG2型(探测精度±1.5μm,量程700×1000×600mm)

9.疲劳试验机:MTS831型(载荷频率0.1–100Hz,最大载荷±100kN)

10.盐雾试验箱:Q-FOGCCT型(温度范围常温–60°C,盐雾沉降率1–2ml/80cm²/h)

11.高温蠕变试验机:SHIMADZUAG-X型(温度上限1200°C,载荷范围10N–100kN)

12.热膨胀仪:NETZSCHDIL402C型(温度范围-150°C–1600°C,分辨率0.125nm)

13.激光导热仪:NETZSCHLFA467型(热导率范围0.1–2000W/m·K,温度-120°C–2000°C)

14.扫描电镜:ZEISSEVO18型(分辨率3nm,加速电压0.2–30kV)

15.熔炼模拟炉:THERMOCONCEPTHTC100型(加热速率100°C/min,气氛控制H₂/Ar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