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强化剂有效性试验

点击:91丨发布时间:2025-06-16 11:45:37丨关键词:CMA/CNAS资质,中析研究所,营养强化剂有效性试验

上一篇:管网二次污染检测丨下一篇:防冻液色度分析
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
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
检测项目

生物利用度检测:

  • 生物可及性测试:模拟消化释放率(≥85%,参照ISO26642:2010)、细胞吸收率(Caco-2模型,渗透系数≥0.5)
  • 体内代谢跟踪:血浆峰值浓度(Cmax≥参考值)、半衰期(t1/2≤24h)
  • 功能性验证:目标组织沉积量(如肝脏维生素A储备≥50IU/g)
稳定性评估:
  • 热稳定性试验:降解常数(k≤0.01/day,参照ICHQ1A)、活化能(Ea≥50kJ/mol)
  • 光敏感性分析:光解率(UV暴露下损失≤10%/h)
  • 氧化变质监控:过氧化值(PV≤5meq/kg)、自由基清除率(≥80%)
含量测定:
  • 定量分析:目标成分含量(偏差±5%,参照AOAC999.10)、杂质限量(≤0.1%)
  • 均匀度测试:颗粒分布CV值(≤10%)
溶解性检测:
  • 水溶性评估:溶解度(≥50mg/mL)、溶解速率(t90≤30min)
  • 脂溶性测试:油水分配系数(logP≥3)
功能性验证:
  • 生理活性测定:酶活性抑制率(IC50≤10μM)、受体结合率(≥90%)
  • 营养功效跟踪:血红蛋白增加值(≥1g/dL,铁强化剂)
微生物影响:
  • 防腐有效性:菌落总数抑制率(≥99.9%)
  • 益生菌兼容性:存活率(冷藏≥90%,常温≥70%)
感官评价:
  • 风味稳定性:异味阈值(≥100ppm)、色泽变化ΔE(≤2)
  • 质地影响:粘度变化率(±5%)
包装相容性:
  • 迁移测试:塑化剂溶出量(≤0.01mg/kg)
  • 密封性验证:氧气透过率(≤0.1cc/m²/day)
加工耐受性:
  • 热处理损失:保留率(巴氏杀菌≥95%,灭菌≥85%)
  • 机械应力:颗粒破碎率(≤5%)
法规符合性:
  • 安全限量:重金属残留(铅≤0.1ppm,砷≤0.5ppm)
  • 标签准确性:标示值偏差(±10%)

检测范围

1.谷物强化食品:涵盖面粉、早餐谷物,检测重点为铁和叶酸的热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。

2.乳制品营养剂:包括奶粉、酸奶,侧重钙和维生素D的溶解性、吸收效率及益生菌兼容性。

3.婴儿配方奶粉:针对DHA、AA添加,重点监控氧化变质、微生物安全及功能性维持。

4.饮料强化剂:如运动饮料、果汁,检测维生素C降解、风味稳定性及包装迁移。

5.油脂类营养品:包括鱼油、植物油,强调Omega-3氧化指标、热稳定性及标签准确性。

6.烘焙食品添加剂:如面包、饼干,聚焦B族维生素含量均匀度、加工损失及感官变化。

7.保健胶囊制剂:涉及维生素E、硒胶囊,检测溶解速率、体内代谢跟踪及法规限量。

8.宠物营养补充剂:针对犬猫食品,重点评估矿物质生物利用度、安全残留及质地影响。

9.特殊医学食品:如全营养配方,监控蛋白质强化功能性、稳定性及微生物抑制。

10.零食类强化品:包括能量棒、糖果,侧重感官评价、包装密封性及热加工耐受性。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AOAC999.10维生素测定方法(采用HPLC定量,检测限0.01ppm)
  • ISO26642:2010体外消化模拟(使用动态胃肠模型,差异在pH梯度控制)
  • CODEXSTAN192-1995重金属残留分析(湿法消解前处理,差异为消解温度)
  • ISO10993-5细胞毒性测试(MTT比色法,差异在培养时间设定)
国家标准:
  • GB5009.267-2020矿物质含量测定(原子吸收法,差异为校准曲线范围)
  • GB4789.2-2016微生物总数检测(平板计数法,差异在培养温度)
  • GB31604.8-2016包装迁移试验(食品模拟物浸泡,差异为浸泡时长)
  • GB28050-2011营养标签验证(计算法核对,差异为允许误差限)

检测设备

1.高效液相色谱仪:Agilent1260InfinityII型(检测波长190-800nm,精度±0.1%)

2.原子吸收光谱仪:PerkinElmerPinAAcle900T型(检出限0.001ppm,火焰石墨炉双模式)

3.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ShimadzuUV-2600i型(波长范围190-1100nm,带宽1nm)

4.微生物培养箱:MemmertICP800型(温度范围0-70℃,精度±0.1℃)

5.体外消化模拟系统:DIDGI®动态模型(pH控制器精度±0.05,流速0.5-5mL/min)

6.恒温恒湿箱:BinderKBF720型(湿度控制10-98%RH,温度-10-100℃)

7.细胞培养工作站:ThermoScientificHeracellVIOS型(CO2控制5%,温度37±0.5℃)

8.氧化稳定性分析仪:MetrohmRancimat型(温度50-200℃,空气流速20L/h)

9.粒度分布分析仪:MalvernMastersizer3000型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
10.质谱联用系统:ThermoQExave型(分辨率140000,质量范围50-6000m/z)

11.风味分析电子鼻:AlphaMOSFOX4000型(传感器阵列18个,检出限1ppb)

12.粘度计:BrookfieldDV2T型(转速0.01-250rpm,扭矩107.4dyn·cm)

13.迁移测试池:LabTechLFDM-100型(温度控制30-70℃,面积100cm²)

14.加速保质期试验箱:ESPECPL-3KPH型(湿度波动±1%RH,温度范围-40-150℃)

15.透氧率测试仪:MoconOX-TRAN2/22型(测量范围0.005-500cc/m²/day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